電 話:18937133779
網 址:http://www.sanvkeji.com
郵 箱:zboao@qq.com
曾梅安是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原第二炮兵,以下簡稱火箭軍)檔案館的一名研究館員,作為共和國軍隊檔案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員,從事檔案工作30年多年,她感到非常榮幸。
把崗位當戰位,就要把普通的檔案工作當事業來干
大家知道,火箭軍在共和國的軍史上是一支年輕的部隊,是為了打破美蘇的核訛詐、核壟斷,由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締造的戰略拳頭部隊。由于保的原因,創業之初便鉆山溝、進林,許多工作只做不說,檔案資料留存的不多。因而每當面對紛亂陳雜、年代久遠的檔案,曾梅安總是要追根溯源,反復甄別,盡可能把檔案整理鑒定的失誤減到最小。
這些年來,讓她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整理鑒定一批火箭軍組建以前的檔案,粗看這些檔案,不僅時間斷裂、內容龐雜,而且破損嚴重,一時難以下手,但曾梅安沒有放棄,她找來《第二炮兵史》仔細研讀,在歷史的脈絡中尋找它們的定位,從而讓一點一滴的檔案,填補著戰略導彈部隊初創時期的歷史空白。為尋找東風一號、東風二號等退役武器裝備檔案,曾梅安花了3年多的時間,走訪裝備管理的老同志,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找線索,直到把它們完整地收集進館、整理成卷。這些檔案雖然看起來已經失去了科研價值,但是它們卻是大國重器發展的見證,敘述著老一輩火箭兵創業的艱辛與輝煌。
多年的工作實踐讓曾梅安體會到,從事檔案工作必須把對黨的忠誠體現在檔案事業上,必須具備敬仰、忠誠、摯愛、奉獻的精神和品格,讓承載歷史的檔案在現實和未來的期待中,成為生成戰斗力的文化沃土,成為書寫廣大官兵建設大國重器、發展大國重器的宏篇巨庫。
把崗位當戰位,就要勇當科研創新的排頭兵
2006年,曾梅安綜合分析了原檔案館相關數據,提出采用新技術重新獨立建設檔案館的建議,進而得到火箭軍黨委、首長的充分肯定與關注。為了把握好這一難得的機會,在總參保檔案主管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曾梅安認真查閱國內外建設地下檔案庫房的最新資料,提出把地下庫房外環廊防護、功能分區流程化和節能減排等創新理念融入建設方案。新館自2010年投入使用至今已運行5年多,維護數據表明,地下庫房外環廊設計切實起到了防潮、恒溫恒濕作用,節能效果良好。能為創建全軍一流檔案館做出自己的貢獻,曾梅安感到非常欣慰。
2008年汶川大地震,舉世震驚。面對新聞及網絡上數以萬計的檔案被瓦礫掩埋損毀的畫面,作為檔案工作者,曾梅安心如刀絞,心痛不已。反思教訓,分析原因,她認為,大自然的驟變雖然有時無法抗拒,但是使用多年的集架在突然的重大災難面前,難以對檔案做到有效保護,距離方便檔案戰備轉移,符合軍隊平戰一體的建設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為此,曾梅安將自己創新設計新裝具的思路與方案向領導做了匯報,并找到相關廠家,溝通協作,修改完善,最終完成了檔案防災害(戰備)集柜的定型。2014年,曾梅安和同志們又在具有國家認證資質的環境試驗室的幫助下對裝具進行了淋雨、地震和堆壓試驗,進一步驗證了裝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裝具受到國家檔案局、軍隊檔案主管部門和一些業內專家的充分肯定,2011年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2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納入國家軍用標準體系,在軍地檔案系統廣泛推廣使用。
近年來,曾梅安兼任全軍檔案工作專家組成員,一線的檔案工作和上級賦予的科研、咨詢帶教等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她先后主持或參與檔案科研項目研究、國家軍用標準編寫等6個項目,3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把崗位當戰位,就要追求檔案價值的最大化
留存檔案的意義不僅僅是記憶過去,更重要的是服務現實、啟迪未來。為了更好地發揮檔案的作用,從2004年起,曾梅安和同志們便開始對館藏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建立專題數據庫。火箭軍檔案程度高,不可能選擇便捷的外包或協作方式,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己干。時任館長的曾梅安和大家承擔一樣的掃描任務,他們的共同信念,就是盡快轉變手工管理模式,早日賦予檔案新的生命。經過2年多的拼搏,圓滿完成了幾十萬件檔案的數字化任務。現在,在檔案館的內網,機關部隊官兵通過輕點鼠標,就可以找到任何有權限利用的檔案。部隊建設需要到哪里,他們的服務保障就延伸到哪里,這既是職責,更是追求。
曾梅安在檔案戰線上默默工作了30年,先后2次榮立三等功,被評為全軍和火箭軍檔案工作先進個人;任館長期間,檔案館3次榮立集體三等功,被評為全國檔案工作優秀集體和全軍檔案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國家和軍隊給予的榮譽,是對軍隊檔案人的鼓勵和鞭策。38年軍旅生涯,讓她懂得了堅定理想信念與堅守平凡的價值,讓她明白了把檔案工作當事業,把崗位當戰位,同樣光榮,同樣會在普通的工作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