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18937133779
網 址:http://www.sanvkeji.com
郵 箱:zboao@qq.com
檔案價值擴展律是主張《檔案法》縮短檔案封閉期觀點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那么,有沒有檔案價值擴展律呢?為什么檔案利用的現實情況就是不出現檔案價值擴展律描述的前景呢?為什么檔案利用情況總是給人的感覺一直情況不佳呢?請看這里的分析(節選《檔案館利用五定律》第三章第三節)
和寶榮先生在1988年《檔案》第一期上發表了《實現檔案價值的規律性和檔案的科學管理問題》的文章,分析了檔案價值實現的規律性問題,首次提出了檔案價值的擴展律,[1]得到了檔案理論界的廣泛認可,隨后,寫入了吳寶康主編的《檔案學概論》,馮惠玲、張輯哲主編的《檔案學概論》,丁海斌、方鳴、陳永生主編的《檔案學概論》,朱玉媛編著的《檔案學基礎》等檔案學基礎理論書籍。檔案價值的擴展律成為檔案理論界公認的檔案價值規律。
是否真的存在檔案價值擴展律呢?還是結合實際檔案利用情況進行分析看看吧。
1.對由于價值主體擴展而導致的檔案價值擴展分析。《檔案學概論(第二版)》認為是與檔案發生關系的人群逐漸擴大,檔案利用者及其需求的范圍呈拓寬趨勢,其原因之一是利用者的范圍從檔案形成機關擴展到全社會。并認為:“檔案對于其形成者所具有的價值類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其價值主體是檔案形成者;檔案對于社會(即除檔案形成者之外的其他利用者)所具有的價值類似于文件的第二價值,其價值主體是非檔案形成者。兩種價值主體的劃分體現了檔案具有對機關的作用和對社會的作用的雙重性及過渡性。在我國,檔案對于形成者價值的實現一般是在檔案室階段,而對于形成者之外的社會價值的實現主要是在檔案館階段。”[2]這也是檔案價值擴展律的最主要依據。那么,檔案對于其形成者的價值也就是所謂的“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真的是首先“它發揮作用的對象主要是本機關(含各類企事業單位)”,也就是被形成者利用,然后,過渡到社會(即除檔案形成者之外的其他利用者)的價值也就是所謂的“類似于文件的第二價值”,“利用者的范圍從檔案形成機關擴展到全社會”為形成者以外其他機關和個人所利用嗎?下邊就讓我們通過統計數據分析看看集中到檔案館保管的檔案都是誰在利用。
據對全國各級各類檔案館1987-2003檔案利用目的統計,17年之中,為編史修志而利用檔案的平均比重為33.6%;為工作查考而提供檔案所占的平均比重為29.8%;為學術研究而提供服務的平均比重為2.8%;為經濟建設提供的服務占歷年服務總量的平均比重為15.4%;其他利用平均比重為14.%。[3]
據浙江省檔案館對1980-1994年檔案利用統計分析,“15年來,浙江省檔案館共接待編史修志利用者39438人次,提供檔案52825卷次”,“分別占利用總量的81%、92.6%”,學術研究占利用總量的2.6%,其中公民個人利用占40.92%,主要從事寫回憶錄、個人傳記等。[4]
據河南新鄉市檔案館對1990-2002年的檔案利用統計,編史修志利用檔案占總卷次的32.6%,工作查考占26%,查證占24%,三項合計占82.6%,學術研究占0.4%。[5]
據貴州省錦屏縣檔案館1986-1995年檔案利用統計,編史修志利用檔案占總卷次85.7%,經濟建設占0.2%,工作查考9.8%,土地糾紛占2.7%,四項合計占98.4%,學術研究占0.2%,其他占1.4%。[6]
從上述的統計情況看,編史修志、工作查考、經濟建設、查證、土地糾紛及其他占了檔案利用的80-98.4%,這些占了檔案利用的絕大部分。那么,這些利用者都是誰呢?讓我們分析一下,編史修志的利用者中基本上絕大部分都是檔案形成者原單位的人利用,編史修志都是各單位自己編寫自己單位的史志;對于工作查考的利用者,也同樣基本上都是檔案形成者原單位的利用自己單位形成的檔案,當然,也可能有例外,那都是極少數;對于經濟建設的利用者,雖然不能說基本上是檔案形成者原單位的,但可以說有相當部分都是檔案形成者原單位的,另外的利用者中的大部分屬于檔案形成者單位管理的對象或受文單位,也就是說利用這些檔案的利用者是該檔案在文件階段或現行檔案階段的受眾(利用者或價值體現者)。換句話說,他們原來就是該檔案在“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階段的利用者;對于查證利用者來說,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檔案形成者原單位利用,如查土地證等;另一部分是檔案形成者原單位的管理對象,他們本身就是其產生的文件(檔案)管理相對人,是其“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的利用體現者。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所謂的檔案價值主體擴展的利用者,并沒有擴大到檔案形成者以外的其他機關和個人或社會各方面。“似于文件的第二價值”的利用者絕大多數還是“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階段的利用者,或者說主要是原檔案形成者,因為就算去掉經濟建設和查證利用者,編史修志和工作查考仍占了大多數。而學術研究僅占0.8-6%,其中的個人寫回憶、個人傳記的還占了40.92%。他們應該是文件(檔案)的管理相對人,或者說是相關人或者是形成者。對于學術研究這個擴大檔案價值到社會各個方面的主要利用者,全國各級各類檔案館17年之中平均僅占2.8%,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近些年來,關注民生,服務民生,加強民生檔案工作成為新時期檔案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許多地方的檔案館公民個人利用檔案的數量已經超過編史修志、工作查考的數量。那么,這是不是說檔案價值就擴展了,檔案的利用范圍就擴大了擴大到社會了呢?據統計,近些年來,社會公民查閱利用民生檔案大都在50%以上,占了檔案利用的絕大部分。那么,這是不是就可以證明擴大到檔案形成者以外的其他機關和個人或社會各方面“類似于文件的第二價值”的體現呢?不能證明。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社會公民普遍利用的民生檔案都有哪些內容呢?“普遍利用主要內容包括:知青檔案、婚姻檔案、房產檔案、招工檔案、新兵入伍檔案、精簡下放檔案、各企業轉制后的職工檔案等。查閱婚姻檔案用于補辦結婚證、戶口遷移、銀行按揭、解除婚約、辦理準生證、申請經濟適用房以及民事訴訟等需要。查閱房產檔案用于因老房產確權、申領房產證、拆遷證據保全、房產公證、解決信訪、法院判決、征地拆屋賠款等需要。其他因企業單位轉制,職工確定工齡,辦理退休手續,精簡下放職工要求解決自身實際問題等利用檔案。”[7]
從這些社會公民普遍利用的民生檔案來看,第一,這些利用者本身是文件(檔案)的管理相對人,或者說是當事人。正如上文所述政府機關的建立是為了管理社會的需要而建立的,政府機關產生的文件(檔案)主要是為管理社會需要而產生的,它的價值必須為管理的對象所利用才能體現。所以,此時的文件(檔案)首先是主要為其形成者以外的政府機關的管理對象所利用,他們本身就是檔案形成單位的管理對象人,是其產生的文件(檔案)管理相對人,是其“類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的利用體現者。如,婚姻登記檔案利用者本身就是產生婚姻登記檔案的民政部門管理相對人,是民政部門“發文”——婚姻登記證的原始接受者。房產檔案利用者本身就是產生房產檔案的房產部門管理相對人,是房產部門“發文”——房產登記證的原始接受者。他們的再次利用這些檔案,實際是其“類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的繼續,這些利用者不屬于擴大范圍后的利用者。他們根本不是由于檔案對檔案形成者的“類似于文件的第一價值”過渡到對社會的“類似于文件的第二價值”后,才成為利用主體的,其實并沒有擴大其利用的范圍。第二,這些檔案只針對每個具體的當事人(管理相對人),具有專一性。所謂專一性,指的是這些民生檔案與其利用者是一對一專一的,其價值一般情況下只與和其有關聯的當事人(管理相對人)發生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與其無關的是不會發生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的。因此,只有與這些民生檔案有關的當事人(管理相對人)才會去利用它,也只有當事人(管理相對人)利用才能起到作用,其他無關的利用者一般情況下既不會去利用它,也不能起到檔案的價值作用。而且一般情況下也不允許其他無關的人員利用,除特殊公務(公、檢、法等)外,如果允許其他無關的人員利用,就有泄漏個人隱私之嫌。所以,這些檔案價值的利用是不可能擴大到當事人(管理相對人)以外的其他個人或社會各方面范圍的。第三,利用這些檔案具有意外性的特點。對這些民生檔案的利用,不是所有的每一個當事人(管理相對人)都有需求的,有需求的只是一少部分,而且是由于發生了意外事情才會來利用。而來檔案館查閱這些民生檔案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發生了政策調整,或權益受到影響、侵害、損失,或發生了糾紛。二是個人所保存的有關證明材料遺失。三是管理機構撤銷或有關檔案移交到檔案館。只有這三者必備了才會到檔案館來利用有關檔案。
——☆——☆——☆——☆——☆——☆——
聯系地址:河南鄭州市大學路40 號鄭州大學出版社營銷發行中心
發行電話:0371-66966070
鄭州大學出版社《檔案館利用五定律》介紹網址:
http://www.zzup.cn/product/1443.html
從以上的分析中不難看出,所謂的“類似于文件的第二價值”的利用者,并沒有擴大到檔案形成者以外的其他機關和個人或社會各方面。所謂的擴大檔案價值到社會各個方面的主要利用者不過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已。
由于價值主體擴展而導致的檔案價值擴展的原因之二是檔案機程度的遞減。《檔案學概論(第二版)》認為:“檔案機程度的逐漸減退,表明放寬限制后檔案利用者范圍得以擴大,這必將導致檔案價值更廣泛地實現。”“例如,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有關文件,在形成初期無疑是十分機的,而到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形勢的變化,有些文件公開發表更有益于學習和研究,所以其中有些已公之于眾而不再保了。”[8]檔案的解并不一定必然導致檔案價值更廣泛地實現,這是因為,其一,含有秘的檔案占檔案中的比例是很小的,即使解了,雖然其可能利用者相對擴大了,但是,其利用的總量還是很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其并不能影響到整個檔案利用量的質變;其二,并不是所有的解檔案都對利用者有需求,一般的秘檔案對于社會公眾來說并沒有多少吸引力,而大多數的秘檔案對于社會公眾來說都是一般的,即使是有名的秘檔案,解了也未必就能增加很多利用者。像“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有關文件”這樣有名的機檔案,即使解了,利用的大多數應該是歷史研究者,而歷史研究者本身就是少數。即便是有社會公眾利用,也是少數。如果其中“有些文件公開發表”了,那么,不管是歷史研究者還是普通公眾,去利用這些檔案原件的就會更少了。所以,檔案解并不一定必然導致檔案的更廣泛利用。
2分析由于檔案作用性質的變化而導致價值擴展。《檔案學概論(第二版)》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變化,不僅利用者的范圍得以擴大,檔案的作用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呈現出檔案價值的多元性特征。一般說來,檔案形成之初主要發揮行政或業務方面的作用,隨著現行期的結束,檔案的作用逐步從單純的行政、業務的信息支持擴展到科學、文化、教育、司法、休閑等各個方面。……從而使檔案的多方面作用凸現出來。”[9]這是從檔案價值的多元性的角度來說檔案價值擴展律的,那么,檔案價值的多元就可以擴大利用者的范圍嗎?就按照《檔案學概論(第二版)》給出的“擴展到科學、文化、教育、司法、休閑等各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對于文化、教育、休閑方面能不能擴大利用者的范圍,或者說檔案文化、教育、休閑的價值與作用能不能增加利用者,或者說能有多少利用者來利用檔案的文化、教育、休閑價值與作用,在這些方面現實中似乎都沒有太多的利用者利用檔案。而對于檔案的司法方面,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么,這里只有冒昧地猜測是不是指檔案的法律價值與作用,如果是的話,對于具有法律憑證作用的檔案來說,其利用者也不會太多。因為,權益受到影響、侵害、損失,或發生了糾紛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畢竟是少數情況。至于檔案的科學價值與作用,《檔案學概論(第二版)》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做科學工作的,還是研究科學的、研究科學史的都是相對少數人。而且,就綜合檔案館來說,尤其是占檔案館絕大多數的市、縣級檔案館,保存的有關科學方面的檔案,或者有科學價值檔案都是非常少的。即便是大多數的市、縣級檔案館保存有大量有關科學技術方面的檔案,由于市、縣級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至少是10年前的,而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日新月異,別說是10年前的,就是一年前的都有可能已經落后了。因此,檔案的科學價值與作用,在綜合檔案館并不能擴大利用者的范圍和數量,也不會增加多少科學方面的檔案或者有科學價值檔案的利用量。
從以上的分析中不難看出,所謂的“由于價值主體擴展而導致的檔案價值擴展”,并沒有擴大到檔案形成者以外的其他機關和個人或社會各方面,檔案解并不一定必然導致檔案的更廣泛利用;所謂的“由于檔案作用性質的變化而導致價值擴展”,“擴展到科學、文化、教育、司法、休閑等各個方面”,并不能擴大多少利用者的范圍,也不能增加多少檔案的利用量。所謂的擴大檔案價值到社會各個方面其社會各個方面的利用者也許相對可能會增加一少部分。所謂的擴展到科學、文化、教育、司法、休閑等各個方面也許相對可能增加一少部分檔案利用者和檔案的利用量。而這兩個一少部分的檔案利用者和檔案利用量根本不足以支撐所謂的檔案價值擴展律,最主要的是這兩個擴展根本沒有改變檔案利用相當少的現實。也許,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檔案價值擴展的規律。
參考文獻
[1]和寶榮.實現檔案價值的規律性和檔案的科學管理問題(續)[J].檔案,1988,(01):23-25.
[2][8][9]馮惠玲,張輯哲主編.檔案學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52、60、59-60.
[3]李海英.檔案利用數量分析[J].北京檔案,2005(10):22-24.
[4]韓李敏,吳新宇.新時期檔案館利用回顧與展望——浙江省檔案館15年(1980-1994)檔案利用分析報告[J].檔案學研究,1996(增刊):48-49.
[5]周應朝.新鄉市檔案館(一庫)檔案利用統計分析[J].檔案管理,2003(05):23-24.
[6]吳樺佛.錦屏縣檔案館檔案利用現狀淺析[J].貴州檔案,1997(02):26-28.
[7]潘玉民,何宏甲.論電子時代檔案信息資源利用的新特點——利用者的視角[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35-143.